近年来,辉南县紧扣乡村文化振兴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脉搏,积极探索党建与人才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的有效路径,为乡村文旅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让乡土文化“活”起来、文旅产业“火”起来。
深耕多元领域,壮大人才“雁阵”。一批来自乡村的舞蹈队、摄影团、非遗传承人队伍正悄然崛起。目前,全县140支村级文化队伍吸纳成员超千人,覆盖舞蹈、摄影、传统手工艺等多个领域。通过广泛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村民从“观众”变身“主角”,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播者与创造者。依托乡镇文化站点,全县行政村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演出、参加培训、体验非遗,文化获得感显著提升。
强化专业培训,锻造行业“尖兵”。为提升乡村文旅人才专业素养,辉南县定期举办文旅专题培训班,采取“按需施教”模式,“小班式”课程精准对接发展需求,邀请省内外专家授课,围绕乡村旅游运营、非遗技艺提升、服务意识强化等方面,为56名基层文旅骨干“充电赋能”。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项目崭露头角。“辉发满族剪纸”“云龙园林农家乐山庄”等成功入选省级文旅项目库,成为带动一方发展的“金字招牌”。
创新传承模式,绘就未来“蓝图”。非遗传承不再局限于老艺人带徒,而是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如今,“辉发满族剪纸”已在县内多所中小学和高校开设课程,“霸王鞭”舞成为样子哨中小学的校本特色美育课程。在非遗传承队伍中,一支由老中青组成的14支团队活跃于各大展演舞台,频频斩获佳绩,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也为乡村文旅注入了更多文化内涵与创意力量。(辉南县委组织部 闫译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