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蜿蜒绵长的146.556公里边境线上,庄严的界碑矗立其间,汉族、傣族、哈尼族等多民族群众世代繁衍生息。面对跨境管理、民族融合、边民服务等复杂课题,勐海县紧握党建“金钥匙”,将红色引擎嵌入城乡治理各环节,让党旗在边陲高高飘扬。

党建+“守边固边”,强化政治引领。构建“五位一体”守边机制,以党委为核心,联动政府、边防力量与边境群众,组建“党员治安巡逻队”常态化联巡联查,形成“党统筹、政管面、军管线、警管片、民管点”的联防格局。推进“三防融合”,实施巡逻道路硬化、安装信息化设备,为防控装上“智慧大脑”。20238月,打洛党政军警民联合指挥中心启用,实现实体化高效运行。“打洛国门大党工委”常态化开展“界碑党课”、“联合巡逻主题党日”等联建活动,凝聚守边合力。

党建+“民族融合”,凝聚文化力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结合群众增收与民族认同,深化兴边富民行动,抵边村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余元。落实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部署,建立“合作社+公司+边民”机制,2024年打洛镇备案边民互市合作社27家,增收6.73万元。探索“民族团结进步+文旅”模式,2024年打洛镇接待游客55.61万人次,旅游收入1841.16万元,带动边民增收约106万元。举办泼水节等民族节庆,组织布朗弹唱、傣族章哈等特色民俗活动,创新理论宣讲与移风易俗教育,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创新发展。

党建+“服务群众”,提升执行效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打洛海关推出“三轮车阳光互市”模式,设专属查验区,提供“即到即查、合格即放”服务,配引导员指导线上申报,预计今年边民创收较传统模式增长近4倍,达300万余元。推动政务资源下沉,4个边境乡镇党群(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完成,组建乡、村两级帮办代办队伍249人,下沉医保、社保等53项审批事项至村(社区)。西定乡推出“码上办”,实现办事指南“一扫即享”、材料“一键提交”,破解“山路远、办事难”问题,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如今的勐海县,边境稳固、村寨和谐、边民富足。一个个党支部筑牢战斗堡垒,一名名党员践行先锋使命,在党建引领下,这座边陲小城正以“稳”与“兴”的姿态,书写新时代治理答卷。(中共勐海县委组织部  蔡明涛)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