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委政法委坚持一盘棋谋划党建工作,紧扣基层治理现代化需求,着力打造“党建引领 平安护航”党建品牌,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平安建设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勐海镇沿河社区作为品牌实践的典型样本,以党建为核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激活社区“神经末梢”,推动治理效能持续释放,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有形有感,在老旧居民区改造中绘就平安建设新图景。

激发内生动力,办好“微实事”筑牢平安基石

以党建为纽带,构建“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热心居民”四轮驱动,社区党员干部与志愿者如同“流动探头”,深入大街小巷感知社情民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困扰多年的屋顶漏水问题终于解决了,多亏了小俸你这段时间的帮助。”家住沿河社区景养路的王阿姨拉着社区俸秀珍的手感激地说。王阿姨居住的居民楼,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因设施老化导致屋顶漏水,墙面受潮严重影响生活。党员志愿者在巡护中发现科技楼49号因设施老化引发邻里纠纷,通过矛盾纠纷“一码通”上报至勐海镇综治中心,经分析研判后流转至沿河社区调处。社区立即组织人员上门协调,在达成改造方案一致后联系施工队,让居民生活恢复如常,这正是“党建引领 平安护航”品牌在基层解决民生难题的生动体现。

搭建多元共治,解决“微痛点”凝聚平安合力

以社区综治中心为驱动,依托平安版纳基层治理系统,整合多方资源,搭建多元调解平台,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问题不激化”的治理目标。。

“以前物业和业主总‘掐架’,现在大家坐在一起商量,问题解决得更快了!”居民王女士对沿河社区景养路3号县一小宿舍的变化感慨道。该小区改造后,业主与物业常因收费、服务等产生分歧并争吵。社区综治中心统筹各方力量介入调解,促使双方相互理解,最终圆满解决问题,拉近了彼此距离。

针对老旧小区物业费调整、停车难等痛点,沿河社区在以“红色物业”为抓手,构建“社区党总支+物业公司+业委会+社会组织”治理模式,深推“普洱茶议事会”工作机制,有效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让“平安护航”理念融入社区治理各环节。

社会共同参与,夯实“微服务”传递平安温度

以社区法律服务站为保障,建立“社区网格员+法律顾问+调解员+普法志愿者”联动机制,让专业法律服务走进居民身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法律问题。

“为确保‘法律服务站’长效运行,社区构建了‘社区主导、法援协同、社会参与’的保障机制,并组建公益组织成员和志愿者队伍,开展普法和法律援助。此外,‘服务站’还推出‘法律微课堂’‘法律宣讲班’等普法活动,不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引导居民懂法知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今年以来,社区已累计提供法律咨询50余次,开展普法活动10余场,助力社会治安持续向好。”沿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向飞表示。

沿河社区“服务站”以“小站点”汇聚大力量,以“微服务”回应民生关切,让群众感受“看得见摸得着”的法治温暖,为“党建引领 平安护航”品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县委政法委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平安护航”品牌效能,以沿河社区为示范,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 到 “主动服务”全面升级。通过进一步织密服务网络、凝聚共治力量,以“微治理”模式推动治理效能向深里走、向心里暖,让“党建红”与“平安蓝”交相辉映,实现居民幸福“满格”、平安建设“提质”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中共勐海县委政法委 玉燕罕 苏原)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