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财政生态文明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近两年来,赤壁市财政局科学合理构建“十四五”规划,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规划、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民生保障及“平安赤壁”建设等多方面助推城乡一体建设与发展。

首先是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紧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重大交通、水利、电力项目建设,加快推动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砂子岭城市公园、城市公共停车场、南环大桥、陆水河节堤码头、长江取水工程、赤马港渡槽升级改造项目、黄盖湖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官塘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110千伏丁卯山输变电工程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充分利用PPP等模式吸纳社会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和营运,发挥好财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然后是探索生态治理新路径。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完善大气污染调度工作机制,加强秸秆禁烧管控,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以上;加强污水处置设施建设,建设蒲纺工业污水处理厂,全面完成“水十条”各项任务,断面考核达标率100%;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加快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加大矿产资源保护力度,规范河砂开采行为,依法依规推进非煤矿山关停和修复工作,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机制砂行业发展。


再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田园综合体建设,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以世界茶业第一古镇羊楼洞为引擎,辐射带动羊楼洞文化产业园、赵李桥茶厂、乾泰恒茶业、大德和茶庄、万亩茶园、峡山田园综合体等示范项目,打造茶文化体验休闲区;二是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促进青砖茶、猕猴桃、小龙虾、楠竹等优势产业产业链发展,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和品牌培育示范工程建设。运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盘活农村集体“三资”。创新财政和金融协同支农机制,建立以青砖茶、猕猴桃、小龙虾和育肥猪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保险保费补贴。

最后是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持续支持“平安赤壁”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落实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政策,落实退役军人优抚安置政策。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范围,确保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都能得到保障。

(陈光国 黄锋 龙从智)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