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讯 3月13日晚,江苏省盐城市神州路初级中学特邀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高级催眠师张彩云为全校教职工开设题为“世界因你而美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听讲座的老师纷纷表示:“张老师通过身边案例,让我们更能理解和共情学生,让晦涩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为教职员工带来一次‘心理瑜伽’的洗礼。”
这是盐都区中小学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全力织密学生生命健康“关爱网”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盐城市盐都区教育局就构建全方位学生生命健康关爱体系,于日前专门出台20条措施,内容涵盖压实工作责任、严密预警网格、规范从教行为、落细双减政策、开足上好课程、推进家校合作等六个方面。
加强异常学生关爱是预防校园极端事件发生的关键。笔者在盐都区实验小学了解到,该校高年级每个班级都配备了1名心理健康教育委员和4名观察志愿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周对他们进行一次培训。校长王琴表示,心理健康观察员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发现班级学生是否有行为异常,对特殊个体进行贴心的陪伴和开导。
据悉,盐城市盐都区小学高年级以上班级均已配备心理健康教育委员和心理健康观察志愿者,全区758个班级共配备心理健康教育委员758人,心理健康观察志愿者近3100人。与此同时,该区在全区中小学全面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每名教师结对一名或多名学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
学生意外极端事件发生,跟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缺少体育活动有一定关联。为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开朗、向上的积极心态,盐都区就规范课程开设,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推进学生阳光体育也作出更多的硬性规定。明确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课程、课时。强调要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鼓励学校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硬性规定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1.5小时,校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其中中等以上强度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不少于3小时高强度运动。明令禁止校内下午大课间活动时间开展文化补差、辅导、练习等教学活动。
此外,盐都区还要求各学校每天至少明确1名校级干部进行教学巡查,及时干预、纠正教师教育惩戒失当问题;组织教师课间、课后对校园进行常态巡查,及时发现、化解学生行为过激问题;为每个班级配备1名副班主任,明确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在教学楼每个楼层至少设置1间教师办公室,提倡教师下沉到班级办公等。
盐都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沈清涛介绍,该区向来重视学生生命健康关爱工作,将特殊学生关爱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作为重点,“四特”学生关爱工作“五个一”体系已经成为亮点特色工作。“这次专门出台关爱工作‘二十条’目的就是要通过‘组合拳’的方式,将学生生命健康‘关爱网’织密,全力维护校园安宁、师生安全、社会和谐稳定。”沈清涛说。(作者:卞桂富)
编辑:陈建秀
审核:杨书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