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在天津警备区河东第三干休所会议厅回荡着动人旋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前夕,以人民音乐家王莘先生名字命名的天津市王莘合唱团,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带着饱满的热情,用歌声传递爱党爱国爱军的无限深情,用音乐奏响跨越岁月的初心交响,为久经沙场的老干部及部分驻津部队官兵,献上一场题为“我的祖国”精彩纷呈的慰问演出。

王莘是歌曲《歌唱祖国》的作者。代表作有《晋察冀》、《日头上山岗》、《战斗生产》、《选村长》等。2019年6月,《歌唱祖国》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2019年6月,以人民音乐家王莘命名的王莘合唱团,经天津市民政局批准登记注册成立。合唱团首任法定代表人为王莘之子王斌,团长为军旅艺术家梁昌远,党支部书记为军旅教育家齐政。合唱团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天津市专业及业余合唱爱好者,开展公益性演出活动,用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真情,用无比坚定的信念,乐观向上的豪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歌唱,为天津市的全面建没和发展而歌唱,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天津市一流社会公益艺术团体。

上午9:00时,演出正式拉开序幕。整场演出精心构思,以中国革命历史的长河为脉络,层层递进。

从苦难记忆启程:山河悲歌,铭记民族苦难。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军队率先高举武装抗日的旗帜,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当《松花江上》的凄婉旋律流淌开,会场瞬间沉寂,那泣血般的歌词直击人心。《黄水谣》的悠长、《河边对口曲》的生动述说,与骆玉笙先生代表作《重整河山待后生》那悲壮苍凉的京韵铿锵相接,共同勾勒出中华民族山河破碎的悲壮图景。

高昂的战歌中点燃全场:铁血壮歌,激扬抗战烽火。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爆发,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筑起中华民族抗日钢铁长城。合唱团把《在太行山上》的壮阔,与《游击队歌》的机敏活泼,演绎极为鲜明且富有张力;让《大红枣儿甜又香》的军民温情,与《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战斗浪漫相得益彰;清澈甜美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既有对领袖思想的虔诚礼赞,又饱含人民战争必胜的坚定信念;脍炙人口的《军民团结一家亲》压轴,将战争岁月中血浓于水的军民情感推向高潮。

英雄颂歌更是直抵人心:英雄赞歌,凝聚家国情怀。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朝鲜战争,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道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当《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壮刚劲的前奏响起,坐在前排的几位志愿军老兵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英雄赞歌》的磅礴,与《怀念战友》的深沉追思交织,最终汇入《我的祖国》如大河奔涌的深情旋律——“这是伟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整场演出,用歌声铭刻军史,致敬英雄,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的歌声中见证了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歌声如同最坚固的纽带,将百年的信仰力量、代代传承的家国情怀、建设一流人民军队的强军梦想,紧紧系于这赤诚的音符之间。回荡在干休所的红色旋律,正是献给为民族复兴奋斗终身的人民英雄们最珍贵的时代回响,也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写下生动注脚。

艺术家们怀着对人民子弟兵的崇高敬意,倾情演绎了包括王莘先生经典作品在内的多首脍炙人口的爱国歌曲和时代金曲。激昂的旋律在礼堂中回荡,真挚的情感在歌声中流淌。当熟悉的《歌唱祖国》旋律响起时,全场观众自发地起立,饱含深情地齐声合唱,歌声嘹亮,气势磅礴,将现场气氛推向最高潮。整场演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官兵们精神振奋,老干部们眼含热泪,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喜悦的笑容。合唱团精湛的艺术水准和饱含深情的演绎,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不仅为他们带来了高水准的艺术享受,更传递了浓浓的关怀与敬意,受到部队官兵和老干部高度赞誉。这场演出,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和军民鱼水深情、致敬奉献者的生动体现。

下一步,合唱团将深入部队、学校、社区,为广大官兵,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社区居民,以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英雄的人民军队,歌唱军民雨水情为主线,用歌声传承红色文化。(庾梅 金彩娟 特约记者汤尚罗)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