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西讯(张静)“没有合适的宣讲员,自己上场又讲不透。”“我们讲的不是群众想听的,群众想问的我们答不上来。”……这是基层理论宣讲员常常面临的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江西省吉安县充分整合县内宣讲资源,重点为基层理论宣讲员问诊把脉、答疑解惑,不断夯实基层理论宣讲队伍。
广泛听取意见,实现需求精准配对
4月27日,在吉安县理论宣讲工作座谈会上,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等19个县直单位和县级理论宣讲团,一起商讨制定《2025年送理论宣讲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安排表》。座谈会上,各单位梳理了本单位的宣讲人才、宣讲内容,围绕各乡镇提供的需求清单,安排理论宣讲38场。
“这次是党校的老师来宣讲,内容专业、案例生动,不仅为群众‘解渴’,也为宣讲员‘解惑’。”吉安县登龙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员李悦心说,把县级宣讲人才送进基层,创造了宣讲专家和基层宣讲员交流的机会,为基层宣讲员提升宣讲水平做了优秀示范。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队伍能力水平
“群众只相信网上说的,不相信我们讲的怎么办?”“怎么提升宣讲的生动性?”基层理论宣讲员培训结束后,大家立马抓住机会和省“四个100”理论宣讲导师、井冈山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黄志兴交流问题,黄教授一一耐心解答,获得宣讲员们的一致好评。
自省“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活动启动以来,吉安县充分发挥理论宣讲导师作用,先后到油田镇、万福镇、大冲乡等地为基层理论宣讲员培训,在油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县委党校开展示范宣讲,在延福记忆红色教培基地、文天祥纪念馆、将军公园、吉州窑等地调研,与基层宣讲员面对面交流,为如何提升宣讲技巧、用好本地文化资源充实宣讲内容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
挖掘特色资源,打造理论宣讲精品
宣讲员知识不全面、宣讲内容不吸引人、宣讲形式没有特色怎么办?不少宣讲员还有着知识面不广、信心不足的担忧。对此,吉安县社科联主席肖国华提出建议,各乡镇要充分依托本地特色资源,至少挖掘一个百姓名嘴,至少讲好一个故事。
位于安塘乡清江村的中共吉安县苏维埃旧址,有着深厚的红色历史。安塘乡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从当地的中小学生中挖掘、培育“红领巾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湘赣省吉安县委县政府在清水村的历史,成为当地红色研学的一张名片。不仅如此,安塘乡还充分提炼革命先辈的精神,与“人民至上”的理念融合,精心打磨理论宣讲稿件《我们拿什么守住人民的心》,在全市宣讲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供稿:江西吉安县委宣传部
责编:吴贵林
初审: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