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发布会并做具体情况介绍。
一是顶格推动+专业培训,各方位提升对接能力。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和市政府分管领导分别带队拜访证监会、沪深北港交易所,顶格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我们还联合各交易所持续开展了“走进交易所”资本市场专项培训,高规格举办境内外资本赋能青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聚势齐鲁 融通全球”海外基金投资合作论坛、“走进港交所”青企路演、北交所上市公司创新发展交流会、深交所上市公司高质量国际化拓展专题培训等一系列资本市场活动,不断提高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创新机制+精准服务,全周期打造支持体系。市委金融办积极做好我市资本市场发展方面的“政策传导者、资源整合者、服务推动者”三位一体的角色,不断优化企业上市营商环境。全国首创服务企业上市“十项工作机制”,密切与各证券交易所的互动交流,依托沪深北交易所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今年邀请沪深北港交易所专家来青调研20余次,实地走访重点拟上市企业50余家次,精准解决企业难题。优化上市和拟上市企业“白名单”入选标准,常态化服务纳入“白名单”的上市和拟上市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有事立办”;组建由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家组成的“资本市场专业服务团队”,为全市企业融资、上市及并购重组等工作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专业服务。
三是聚集资源+平台搭建,多维度赋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拓宽,扎实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完成全省首笔AIC基金实质性投资,落地全市首只AIC创业投资基金。深化与四大AMC对接合作,推送意向合作项目134个,AMC新投放资金63.46亿元。加快推动“险资入青”,梳理险资运用意向项目116个,储备意向合作金额270亿元。大力发展耐心资本,全市新备案私募股权创投基金100只,在中基协备案私募基金管理规模2076亿元,全省占比超50%。创新工具丰富,加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运用,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超过3.3万亿元,制造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均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累计授信46.20亿元,完成放款25.01亿元。用好新一轮科技创新债券支持政策,推动海尔智家发行全市首单银行间市场科技创新债券,青岛农商行发行全国首单农商行系统银行间市场科技创新债券,截至8月末全市累计发行各类债券487只,实现股债融资3681.46亿元。开放合作深化,在2025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首次举办海外基金投资合作论坛,启动山东省首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一带一路”国家级战略基金,为进一步深化与上合组织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双向投资合作注入强劲动能。青岛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榜单排名第35位,17次进入前50强。
特别声明:内容来源青岛市委金融,如有发稿需求或商务合作请联系18853281577,感恩你的关注与分享!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