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9月19日,据记者从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山东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种业振兴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种业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蒋景春出席发布会并做了相关介绍。
一是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种业振兴工作,坚持全链条谋划,全要素推动。省里先后出台种业振兴方案、种业高质量发展意见、金融支持种业若干措施等政策性文件。去年成立由分管省领导任召集人的种业振兴工作协调机制,组建10个咨询专家组,进一步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形成农业农村、发改、财政、科技等有关部门协同发力、持续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是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扎实推进。完成国家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任务,新收集种质资源7513份,一批特色品种、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济南明水大红芒香稻入选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认定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圃6家、省级32家,建成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库容量达到105万份。出台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利用办法,加快资源转化利用。
三是种业创新攻关实现突破。建成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小麦玉米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能级育种创新平台,牵头承担多项国家育种专项和联合攻关任务,取得一批创新性成果。济麦小麦、登海玉米、齐黄大豆、山花花生、希森马铃薯等多个骨干系列新品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4个小麦、1个玉米、1个大豆、3个花生、1个马铃薯品种进入全国同作物推广面积前十。
四是良种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建有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16个、制种大县6个、展示评价基地9个,认定省级良繁基地50个、展示评价基地46个、品种试验基地60个。全省小麦、大豆、花生等主要作物年繁种面积300万亩左右,繁种量约12亿公斤,除保障本省外,还供应周边省份,其中,大豆供种占黄淮海地区的75%,大白菜占全国的70%。
五是种业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台种业企业扶持培育指导意见,制定优势企业扶持方案,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支持牵头承担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农业良种工程、育种联合攻关等重大创新项目。培育形成登海玉米、鲁研小麦、华盛蔬菜等一批传统优秀种业品牌和济南舜丰、青岛清原等新兴生物育种企业。全省现有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8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18家,年种子销售额140亿元,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山东将充分发挥省种业振兴工作协调机制牵头抓总作用,深入推进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结合“十五五”规划,谋划实施一批种业发展重大项目;聚焦粮油作物、设施蔬菜等,聚力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持续提升国家制种大县、寿光蔬菜创新基地等建设质量,强化供种保障能力;认真抓好品种试验审定、示范推广和市场监管等工作,扎实推进我省种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特别声明:内容来源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如有发稿需求或商务合作请联系18853281577,感恩你的关注与分享!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