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勇进 崔启昌 通讯员 夏强瑞 青岛报道)为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弘扬敬老、孝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文体中心、泊里学区教育服务中心等部门单位联合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团队在尧头社区举办了“老年人社区学校”开班仪式,活动邀请了部分到泊里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参与其中,帮助老年群体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本次开班仪式开展了主题为“心灵手巧,变废为宝”——社区老年人环保主题手工制作活动。活动不仅能够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升老年人的动手能力、帮助老年人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能培养老年人的垃圾分类意识、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助力打造绿色社区。

活动开始之前,社工首先带领大家玩起了“手指操”和“嘴巴手指不相同”等趣味小游戏,帮助大家活动手指,提升思维和反应能力。

一根手指点点,两根手指剪剪,三根手指弯弯……”社工耐心地将每一个动作要领教给老人,同时介绍该动作的功效,例如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心脏病等。在“嘴巴手指不相同”环节,一些居民一溜神便出了错,马上被其他居民“揪”了出来。随即,现场充满了笑声。

随后,社工为大家分发了塑料水瓶、麻绳、蕾丝花边、布艺花瓣等材料并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麻绳手工花瓶的制作步骤。伴随着欢快优美的音乐,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始动手创作。

居民们将双面胶粘贴在瓶子外侧,再用麻绳一圈圈细致地缠绕包裹在塑料瓶上,并将布艺花瓣点缀在瓶子周围。不一会儿的工夫,一个个精致有趣的手工花瓶就呈现出来了,散发着艺术美的作品让人爱不释手。花瓶制作完成后,社工们还为大家分发了多肉植物,并帮助居民将多肉植物移栽到制作好的花瓶中。居民们为认养的多肉植物取了可爱的名字,比如“小肉肉”“小开花”等。一位居民给他的多肉取名叫作“红红火火”,象征着他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居民们用具有创意的艺术作品,表达自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与体会,全面地认识了生活垃圾循环再利用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增强了老年人的自我价值感,同时也宣传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让大家明白了“变废为宝”也是保护环境的一种途径。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为生活增添无限乐趣,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接下来,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学区教育服务中心、尧头社区老年人学校将联合在职党员和“两代表一委员”到社区报到活动,推动党员常态化参与社区建设,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长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慢性病防治小课堂、红歌会、趣味运动会、拍照摄影、志愿服务等,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教育、休闲娱乐、志愿服务、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提升其自我价值,使老年人能够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让老年人拥有幸福快乐的晚年时光。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