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通讯员 李登程近年来,青岛市公安局李沧分局以深化公安改革为动力,以基层基础建设为保障,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聚焦做实社区警务,在加强群防群治上下功夫,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使基层实力更强、警务效能更高、 服务群众更优。

充分发动群众成立品牌义务群防队

在湘潭路派出所辖区,无论是广场街道,还是社区楼宇,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巡逻人员。这是湘潭路派出所与湘潭路街道办事处集结警力与群防群治力量共同组建的“红梅巡逻队”。

“红梅巡逻队员在辖区主要街道路口、住宅楼院、公园广场进行巡逻,推动落实群防群治、邻里守望措施,加强警民巡防的协调沟通和联动呼应,做好支援配合工作,营造服务群众更紧密、治安防控更严密、社会秩序更良好的氛围,形成社会面管控强大合力。”湘潭路派出所负责人介绍。队员们在派出所的指导下,开展街面巡逻、协助民警入户调查、为民服务等工作,为群众安居乐业筑牢坚实屏障。

春节期间,巡逻队员在夜间巡逻时,发现有一家已关门的商铺内不断往外渗水,立即向社区民警汇报,民警迅速联系物业工作人员,从外面关闭了水阀,减少了用户的损失。事后,店铺老板于先生依然心有余悸:“春节期间我们休息,店内一直没人,幸亏你们及时发现漏水,才没有造成大的损失。”

“红梅巡逻队”只是李沧公安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缩影。经统计,李沧公安在辖区社区村组共组建1500余人的义务志愿服务队和1800余人的社区网格员队伍等社会治理力量,打造了一批共建共治共享品牌,全面开展“平安小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无毒社区”等系列基层平安类创建活动。

深耕警民关系坚持“群众工作靠群众”


楼山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惟号每天早早来到社区开展日常社区警务工作,走访、记录、 调解、 劝导……他对此乐此不疲。“社区民警除了服务群众、联系群众,还要当好政府与群众的纽带,把工作做实做细。”王惟号说。

王惟号所负责的楼山后社区建成年代比较早,噪音扰民问题突出。王惟号发现后,都会第一时间向双方了解情况,针对双方矛盾,组织辖区司法调解员、社区工作者等群防群治队伍进行劝导,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以王惟号为代表的社区民警把小区作为工作场地,与群众拉家常、谈生活,在警民关系和警务机制改革上深耕细作,坚定不移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搭建了一座群众和民警的连心桥,取得了良好效果。

推动群防群治多方合力保障优质服务


兴城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鲁俊根据老城区矛盾多元化特点,依靠群防群治工作思路,成立了“1+2+N ”社区调解室——由社区民警、居委会、律师事务所、心理医生等多方力量,依托社区警务室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实现调解资源共享、化解效能最优的调解模式。


辖区居民王先生夫妻因家庭琐事时常吵架,并多次报警。为提升纠纷化解效果,鲁俊与社区干部、调解律师、心理医生多次上门为王先生夫妻开展疏导,通过谈心拉家常的方式,向他们计算法律成本、经济账、亲情账,促进双方加强沟通交流,及时消除误会,修补生活中的裂痕,推动纠纷就地解决。


(来源:青岛市公安局李沧分局)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