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北京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37名,支部班子成员5人。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是集防病、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其下设肠道组、呼吸组、自然疫源组、地方病组和寄生虫组5个专业方向,有正式职工57人,负责全市鼠疫、霍乱、炭疽等23种法定传染病和部分非法定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的监测、检测和疫情处理工作,在传染病早期预警监测模型研究中居国内领先地位,承担多项科技部、卫健委及北京市课题,同时是首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点。

  近年来,党支部在北京市疾控中心党委的领导下,围绕首都公共卫生事业全局,提高政治站位,贯彻首善标准,认真落实各级党委部署,团结带领科所党员职工,高标准完成日常业务工作,同时出色完成各类重大传染病防控、重大国务政务活动保障等工作,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作为,勇担重任,全员冲在一线,积极开展疫情研判、现场流调、实验室检测和密接管理等工作,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中坚作用,有力保障了首都人民的身体健康。先后获得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北京市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获得中共北京市委授予的“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建强支部战斗堡垒


  围绕推进健康北京建设,保障首都人民身体健康,努力把支部建设成为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战斗堡垒。聚焦讲政治、守纪律,扎实抓好理论武装,推动党支部在政治上强起来。根据上级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坚持每月开展1次以上集体学习,支部书记每年讲专题党课。坚持理论前行学习跟进,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做到重要理论和精神必传达、必贯彻、必落实,切实用理论创新成果凝聚共识、引领前行。通过开展“读书演讲”“党章知识竞赛”“微党课比赛”等多样化的学习教育形式和内容,采取支部集体学习、交流研讨、支部书记讲党课,进一步深化对精神实质的学习理解,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提升学习宣传和运用政治理论具体能力。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织密织严组织体系。围绕支委班子这个关键,通过两次支部改选,选准配强支委班子,不断优化支委设置。支委一班人,在提高议事决策上下功夫,对涉及到岗位调整、职称评审、评先推优以及绩效分配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妥善处置职工关心关注的敏感事项。严格“三会一课”,开好支委会、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既规范程序要求,又务求组织功能;认真开好组织生活会议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好党员社区报到和服务工作,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不断丰富党日活动形式内容,认真落实党支部月度学习工作安排,抓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北京长城网学习,组织学习《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通过党员教育管理,不断锤炼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强化意识形态安全,定期分析形势,及时排查风险,既压实责任又宣传教育,规范管理工作微信群,把政治纪律规矩落到实处。


  勇于担当,

  全力以赴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彰显担当。2020年是疾控预防控制系统不平凡的一年,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作为首都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集结号吹响时,每名党员职工都知道,该自己冲上去的时候到了,全所人员团结一心,逆向而行,冲锋在前,无一例外全情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坚持担当负责、履职尽责,忠诚践行初心使命,守护首都人员健康。

  (一)坚持严阵以待,抢占防控先机。疫情防控初期,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时,传地所立即响应,预先组织力量搜集相关信息,评估风险,加强技术储备,培训医务人员穿脱防护服,迅速建立了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完成首例病毒全基因组测序,赢得防控主动权。

  (二)密切关注疫情,深入研究分析。组织专业力量,实时收集疫情信息,每日更新国内外及本市疫情数据,评估输入风险。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构建传播动力模型,解析北京市疫情传播基本参数,预测并推演疫情走势,预测每日床位峰值数,为上级决策部署提供依据。

  (三)扎实开展流调密接工作。疫情输入北京市后,迅速组织专业人员细致开展流调,及时公开活动轨迹,回应社会关切,每一起疫情均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置。在境外疫情输入期阶段,积极开展细致严谨的病例调查和管理,及时建立并开展了航班密接的管理工作,使北京市有效避免了输入病例造成的疫情扩散,根据各国与北京市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情况,分析境外输入风险,对其风险等级进行定量评级。

  新发地疫情时期,在阳性结果出现之后的第一时间,立刻协调各区疾控中心派出多组流调员同时展开工作。当夜在医院以及北京市4个区的23个可疑地点开展流调溯源,进行环境样本采集,并对密切接触者展开调查。从发现阳性病例到锁定新发地市场,不到24小时,为后续采取有力防控措施争取了时间,奠定了基础。随后,流调人员对新发地市场的污染情况进行评估,现场采样发现40件环境检测阳性样本、45人的咽拭子检测阳性。根据北京市决策部署,安排专业人员对全市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开展排查,采集海鲜、肉类等食品及外环境涂抹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其间,建立了2支采样队伍24小时值守,开展了市场外环境、食品、从业人员及购物人员检测工作,为病例筛查、溯源分析发挥“一锤定音”作用。

  (四)积极支援各区疾控工作。顺义区和大兴区发生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传地所派出多批次党员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区里驻点,发现病例后连夜前往病人家或医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同时对全部风险点位采取措施,隔离管理密接以及次密;除了现场疫情处置,组织对疫情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梳理病例间的流行病学关系,绘制病例关系示意图,积极开展溯源调查,迅速明确了顺义区聚集性疫情的感染来源;开展核酸排查和检测,并进行基因测序,以明确病例间的传代关系;结合疫情实际,多次修改北京市防控技术细节。

  (五)积极参与防疫宣传。为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撰稿130余篇,配合完成专业疫情动态、病例情况健康提示等稿件信息。接受央视《新闻面对面》、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BTV新闻、健康北京等媒体和栏目采访及电视节目录制。积极正确引导公众科学抗疫,强化健康理念,筑牢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坚固壁垒。参加北京市“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百姓宣讲团全市巡回宣讲,讲述流调员的故事,共讲述30余场,并在北京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场宣讲报告会上宣讲。


 高效处置公共卫生应急任务,

  全力保障城市运行


  面对新的高致病、高致死病毒病暴发,高传染性以及新的未知危险,预防胜于治疗。作为传染病防控专业科室,肩负阻挡病毒侵袭的第一道防线重任,责任重大,退一步就是病毒肆虐,人民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继处置2003年席卷全国的SARS疫情之后,传地所还成功处置了H5N1、H7N9、H1N1、MERS等凶险的新发病毒的疫情,有效保障了人民健康和城市运行。2020年下半年成功应对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疫情,在发现疫情时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寻找传播途径,进行疫情防控,及时有效处置每一起疫情,尽量减小疫情规模,维护社会安全稳定。2020年12月,成功处置北京市首次报告的鹦鹉热聚集性肺炎疫情,除已发病例外,未发生进一步传播。这些场景,只是传染病防控的一个个剪影。凶险的病毒从未停止过对人民健康的侵袭,公共卫生始终和国家政治、社会稳定联系在一起,正是在传地所整个团队努力下,北京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2013年北京市H7N9禽流感监测和2014年诺如病毒暴发疫情处置工作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高度赞扬。


 认真抓好常规防控工作,

  默默守护人民健康


  公共卫生工作不直接面对病人,关注的是群体健康,做的是幕后工作。长期以来,传地所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市一级以上医院的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流感样病例监测系统和肠道门诊早期预警监测系统,并在传染病早期预警监测模型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还开展了肠道多病原监测和呼吸道多病原监测项目,病原微生物监测和检测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已经成为一支守卫首都广大市民健康的重要力量。2020年,全市16个区共完成282株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完善了北京市细菌性传染病监测模式;开展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监测。传地所人员不仅活跃在控制疫情传播、蔓延的战线上,还在重大活动公共卫生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先后在奥运会、国庆60周年等重大事件和汶川大地震、北京“7·21”特大暴雨等重大灾后防疫的公共卫生保障中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北京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