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
李金环:“择一事终一生”执着向前
李金环:“择一事终一生”执着向前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在百家有这样一个小团队,他们严谨务实、一丝不苟、低调理性,他们敬业乐群、齐心协力、紧密团结,他们就是百家的财务部。会计基础工作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既是建立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突破口,也是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在这个优秀的团队里,有这样一个人,和她接触过的员工都想称她一声“老师”,只因她的谈吐表达、工作态
文体
2022年07月24日
山东沂源农民工书画家刘相德的传奇人生——从农民工到画家,这一路他走了35年
刘相德出生在沂源县的一个小山村,初中毕业没考上中专便回到村里开始创业。在家人的支持下他种过蔬菜大棚、搞过养殖甚至去蓝翔技校学过糕点,最后除了落个“农村青年创业带头人”的称号外,一事无成。为了生计,只得出门打工。他依次做过装卸工、保安、矿工、电焊工,因工作勤勉、为人老实,大家用“老黄牛”来形容他。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是源于一场他与其六叔的谈话,当时他来到济南钢城区莱钢集团某公司做工程类工作。六叔酒后与他
文体
2022年03月07日
常诚:书法作品宁静而淡远大气
常诚:书法作品宁静而淡远大气有观者评价常诚院长的书法作品如同一首抒情诗,宁静而淡远,但是,细观之下,你会发现他的作品有种浩然之气充斥其中。其书法作品大胆的构思,特别是基础功底深厚扎实跟一代宗师大家有的一拼。他十几年的书法创作经验,以中国传统书法技法创作了一 批优秀作品,他的作品在造型上注重艺术美感性,在构成上偏重于艺术作品欣赏性,在繁杂富丽的 生活
文体
2022年12月27日
灵宝市豫灵镇举行乡村教师办公室文化观摩交流活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了培育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四有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养,通过全面实施双减政策,打造内涵温馨办公文化,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使办公室“温馨、舒心、整洁”,使教师“安心、精心、敬业”办让人民群众更满意的教育。12月3日,豫灵镇举行举行教师办公室文化观摩交流活动,全镇30名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参加了观摩。该镇通过校校创建,
文体
2021年12月04日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浮图店学区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
为让更多的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6月1日下午,鸡泽县文广新局带着非遗文化走进浮图店学区,在中心校阶梯教室给同学们进行了精彩展示。活动现场,精彩的节目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展现了非遗(戏曲)精髓,赢得了同学们好评。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的无穷魅力,提高了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感、认同感、自豪感。
文化·体育
2023年06月03日
爱陪伴,共同成长!停课不停学,北票市花园小学在行动。
阳春三月,同学们相聚在校园,突如其来的严峻疫情,让孩子们的战场又一次移到了家里,与老师相聚在屏幕里。屏幕的一头牵着孩子,另一头连着负责任的老师,面对疫情,科学防控,孩子们用行动宣传,从我做起。防疫学习两不误。每天上课,白家玮都会早早的端坐在课桌前,整理书本,等待老师上课。居家工作的我本以为,第一次上网课,一定会鸡飞狗跳,没想到so easy!想必,这
文体
2022年04月01日
笔墨情怀 水墨丹青——栾建胜教授水墨山水风光画
栾建胜教授的书画艺术风格,是传承传统文化创新发展风格结果,在保留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底蕴同时融入西方油画的无限遐想不俗世界自成一体的艺术风格。水墨人物可意在先笔在后,亦可笔在先意在后,总之笔笔写意。在规矩中见活泼,生动处见力度,磅礴处见严谨,得意而不忘形,有静态展示也有意向展望。真挚纯朴的艺术情感流泻,娴熟的笔墨语言驾驭与行云流水般的线条,构建了一个个充盈着感动、略含着忧悒的南方水墨画形象的画面……
文体
2022年05月04日
河南内乡桃溪镇晨读晚诵助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2月21日,桃溪镇“晨读晚诵”读书会,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拉开帷幕,桃溪镇党政班子成员、各村支部书记、全体机关干部参加。为进一步提振精神、鼓舞士气,桃溪镇每周一组织机关全体干部举行升国旗、朗诵毛泽东诗词。毛泽东诗词是满腔热忱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的光辉典范,学习朗诵毛泽东诗词,能够充分领略毛泽东博大的胸襟魄力,崇高的精神
文体
2022年02月22日
申小平:承载在民间语言上的文化记忆 ——《陕北民谚》专题片引发的思考
纵观历史,人们只记得伟人与英雄,才子与佳人,却忽略了我们的根,我们除了吃饭穿衣还有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生产生活实践中打磨出的这些妙语金句,一直伴随我们成长,并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和回味”。不妨让我们跟随王建领先生的解说,去走进《陕北民谚》,在何志铭导演多方位多视角画面的烘托下,坐在屏幕前的你我正穿越时差,去迎接新旧时代关于“中华文明的活化石”历史演变。
文体
2021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