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新闻

资源整合,共谋发展 ——青岛市红色旅游协会与海阳市博物馆(地雷战纪念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记者 于翔 吕勇进 通讯员 张帆 青岛报道) 为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开拓红色旅游市场,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6月16日下午,青岛市红色旅游协会与海阳市博物馆(地雷战纪念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是继2021年10月青岛市红色旅游协会成立以来,又一家明确合作关系的旅游单位。青岛市红色旅游协会会长马风强、海阳市博物馆(地雷战纪念馆)馆长 分别代

青岛西海岸泊里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吕勇进 崔启昌 通讯员 陈学礼 青岛报道)为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作风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4月22日上午,泊里镇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在贡口网格党支部第一书记郭加信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早,泊里镇团委、泊里学区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泊里

山东省兰陵农发集团就蟾蜍养殖与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洽谈合作

强强联手 合作共赢山东省兰陵农发集团就蟾蜍养殖与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洽谈合作2月9日,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采购供应部高级总监金永芬、药材基地合作部高级主任向阳到山东省兰陵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渔业基地考察调研。兰陵农发集团副总经理赵云战、县农业农村局渔业指导专家公茂宝陪同。赵云战副总经理陪同客人到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实地考察,就当前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规模及养殖准备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双

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军地共话鱼水情,驻训部队赠锦旗

(吕勇进崔启昌通讯员韩晓晴青岛报道)8月17日,解放军某部官兵代表向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赠送书有“心系国防助力强军,情注备战保障打赢”金色大字的锦旗,感谢张家楼街道一直以来对驻训部队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张家楼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孝水接受锦旗。 在随后的座谈中,部队官兵代表表示,一直以来,张家楼街道在物资保障、建设发展、拥军优属等方面都给予了驻训部队大力支持和帮助。官兵深受感动,备受鼓

青岛市黄岛区大村中心卫生院在优质服务中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吕勇进 崔启昌 通讯员 王美卉 青岛报道)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全面落实“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要求,9月21日上午,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处专家组陈振,带领专家组一行三人对黄岛区大村中心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工作进行了指导与审评。 专家组一行实地查看了黄岛区大村中心卫生院门诊、急诊科、中药房、医疗废物暂存处等情况。通过查看现场、查阅资料、人员询问等方式,详细了解了黄

山东泰安东平县:润声印务多错并举扩规升级增实力

近年来,位于山东泰安东平县的山东润声印务有限公司,先后列装了德国、瑞士、意大利、日本等世界尖端的印装设备,大幅提升了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发展成为江北书刊印刷产能领先企业,在全国产生了示范引领效应。公司先后当选为“中国印协常务理事单位”“山东省印协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书业商会副会长单位”,荣获山东省“重点文化企业”“扶贫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泰安市工业领军企业50强”“泰安市十大文旅成长企

青岛西海岸新区省级非遗项目宝山地秧歌成活跃群众文化活动“香饽饽”

本网青岛讯(吕勇进 崔启昌)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宝山地秧歌2021年被正式评定为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今年4月20日,宝山地秧歌参加了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开幕式的表演,并做客央视新闻直播间的采访和才艺展示,今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地秧歌传承中心新创编作品宝山地秧歌《宝山有宝.等你来寻》,通过层层筛选,于7月6日参加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区委宣传部举办的“星耀西海岸我们的舞台、秋晚春晚直通车演出活动。 为传承非遗

守护青山绿色 助推林业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基层头条朝阳站 葛忠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主席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论断;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而森林资源是绿水青山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素有“地球之肺”的美称,它能吸收二氧化碳、制造人类和动物所需的氧气、净化空气、阻止台风、山洪、泥石流减少自然灾害、美化环境、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

太极梅花螳螂拳 一代宗师孙雪坡

(记者 于翔 吕勇进 通讯员 胡宝星 青岛报道)近日,为纪念太极梅花螳螂拳第七代掌门人、一代宗师孙雪坡先生诞辰100周年,青岛武术界举办了一场隆重的纪念活动,武术界的高手们云集会场,参加这次武术界的重大活动。我接到了纪念活动的邀请,但因故未能成行。事后,与孙雪坡先生的长子孙茂林、三子孙茂彬以及孙雪坡先生的几位弟子相聚,他们向我详细介绍了纪念活动的盛况。 一代宗师孙雪坡 为了纪念孙雪坡先生诞辰10

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建高标准农田让“饭碗”端得越来越稳

(吕勇进 崔启昌 通讯员 战婷 青岛报道)站在项目现场,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东十字路村经济合作社董事长丁世会告诉笔者:“我们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先从吉利河引水解决了岭上八百亩的农田灌溉,旱涝保丰收;村前建了一个池塘解决村前四百亩耕地灌溉,并修了1500米左右的生产路,解决了我们村民下地干活和出行问题,让‘饭碗’端得更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