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甘肃讯(臧秀娟 通讯员裴利锋)眼下,“全国苹果产业50强县”的甘肃省清水县,11.5万亩苹果正迎来丰收季,万亩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压弯枝条,清甜的果香在田埂间弥漫。在忙碌的果园深处,一抹抹“警务蓝”格外亮眼。清水县公安局适时推出“果园警务”,巡逻防控、反诈宣传、矛盾调解、贴心服务的全链条守护,让果农们的“红果果”结得更稳、卖得更畅,沿着致富路越走越宽。

巡逻防控织密果园“安全网”

“最近几年的苹果价格高涨,如果被偷损失就大了。现在果园周边不仅新装了高清摄像头,白天能看到你们在田埂上走动,晚上还有警车在路边巡逻,摘果、运果都踏实!”8月26日,郭川镇果农黄小平一边往筐里装苹果,一边给巡逻路过的民警点赞。

郭川镇特色苹果产业园里,摘果的果农、装箱的工人、运输的货车往来穿梭,丰收的忙碌里藏着果农一年的期盼。可这沉甸甸的“金果子”,也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对此,清水县公安局郭川派出所组建“果园巡逻队”,采用“白天驻点值守+夜间错峰巡逻”模式,白天民警辅警分片包干,在果园出入口、运输主干道定点值守,既能快速响应求助,又能震慑潜在隐患。夜晚结合盗窃案件高发时段,调整巡逻路线,用警灯照亮果园周边的小路,让暗夜“黑手”无处遁形。

不仅如此,该所还联合果农合作社,推动园区加装智能监控设备,实现“警务巡逻+科技防控”双联动,做到有警出警、无警巡逻、动中备勤。今年以来,可控性案件同比下降70%。

反诈宣传筑牢钱袋“防护盾”

“王警官,你上次说的‘冒充收购商骗定金’的案例,我昨天差点遇上!还好想起你讲的防范要点,多问了几句对方就露馅了。”在金集镇一苹果园里,果农李大姐喜滋滋地给正在进行电信诈骗宣传的民警王彦柏看手机上的转账记录。

丰收季里,果农们忙着卖果收款,也成了电信诈骗的“重点目标”。金集派出所把“反诈课堂”直接搬进果园,所里的民警辅警们带着精心制作的“反诈小册子”,一边帮果农抬箱子、递筐子,一边用“土话”讲案例:“有人冒充外地收购商,说先打‘保证金’才能签合同,这钱一转就没影;还有人发链接说‘高价预订’,点进去银行卡信息就被套走……”

针对果农多使用微信沟通的特点,金集派出所还按片区建起18个“果农微信群”,每天推送“反诈小贴士”,并及时推送果农受骗真实案例视频。遇到果农咨询可疑交易,民警第一时间在群里答疑,今年已成功劝阻6起潜在诈骗,为10余名果农守住了近20万元“血汗钱”。

矛盾调解按下纠纷“暂停键”

“要不是你们来得快,我和老张说不定真要动手了!”8月25日,金集镇潘山村的老王和邻居老张因两家地界边的三棵果树归属权起了争执。

正当两人争吵不休欲动手打架时,幸好在果园周边巡逻的民警闻声赶来,才及时制止了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民警没有简单说教,而是拉着两人在果园边坐下促膝长谈:“都是种苹果的老同行,就为几棵树伤了和气,划得来吗?”随后,民警拿出村里的土地台账,对照当年分地记录一点点梳理,最终查找到了原始记录。半小时后,两人握手言和。

“果园里的矛盾大多是地界、用工、收购价格这些‘小事’,但拖久了就可能变成‘大事’。”金集派出所所长杜凯文介绍,他们把“调解室”搬到果园里,联合村两委、果农代表组成“田间调解队”,今年已就地化解各类纠纷23起。

服务群众当好果农“贴心人”

“张大爷,这筐苹果太沉了,我来帮您搬上车!”郭川派出所民警巡逻至赵那村苹果产业园时,看到70多岁的果农张大爷正吃力地搬苹果,赶忙上前搭把手。

当地不少果农是留守老人,青壮年多在外务工,丰收季里搬果、运果成了难题。“果园警务”推行以来,民警们纷纷化身“小帮手”,帮老人抬重筐、给合作社联系运输车辆、为外地收购商指引路线成了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和果农聊天的过程中,民警还会细心记下大家的诉求。“村头的路坑洼,运果车不好走”“想给苹果办个溯源码,不知道咋申请”,随后汇总反馈给乡镇政府,推动解决23件果园基础设施、政策咨询类问题。

“以前觉得警察是管案子的,现在感觉就像自家亲戚,有啥难处他们都主动帮。”果农们的话道出了“果园警务”的民生温度。

从清晨的巡逻到星夜的警灯,从反诈的手册到调解的话语,当一箱箱苹果装上货车,果农们笑逐颜开的脸上,清水公安的“果园警务”就像阳光雨露,滋养着万亩果园的丰收希望,映照着“警务蓝”与“苹果红”交织的动人图景。


供图:清水县公安局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