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甘肃讯(臧秀娟 通讯员魏永刚)近年来,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及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市委部署要求,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核心,创新构建“党建引领、分类推进、特色发展、部门联动、融合共进”的“五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格局,推动党建与景区发展、红色文化传承深度融合。
该格局精准划分五大功能区:机关党支部聚焦“模范机关创建区”,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管理所党支部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先锋区”,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党支部筑牢“红色文化传承区”,女子讲解队党支部彰显“巾帼风采展示区”,汉唐街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主攻“文旅融合发展区”。各支部立足景区特色发挥优势,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其中,汉唐街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以“红色剧场”课堂为抓手,探索出景区党建与文旅融合的特色路径。
深耕红色创作,丰富景区文化内核
围绕会师历史与文化主题,该支部深耕舞台剧、情景剧等艺术形式,挖掘红色故事新元素。今年以来,共创排新节目7个、改造提升节目4个,《红五军血染大墩梁》《小红军救魏煜》等原创情景剧将本土红色故事搬上舞台,《十七棵松》红色故事首演即获好评。这些作品兼具思想性与感染力,让游客在观演中感受红色文化魅力,丰富了景区的文化供给。此外,支部还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研究会师历史,收集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口述历史,为红色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鼓励景区内的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积极参与红色创作,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同创作的良好氛围。
定制品牌课堂,精准对接景区
受众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红色剧场”课堂推出个性化课程套餐。面向学生群体,注重趣味与教育结合,厚植爱国情怀。通过设计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教学环节,如红色故事角色扮演、红色知识竞赛等,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红色历史,增强爱国情感。面向党员干部,突出党性与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生动教材。邀请专家学者、老红军后代等进行专题讲座和现场教学,结合“红色剧场”的演出,让党员干部深刻领悟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提升党性修养。面向普通游客,通过演出与体验提升旅游附加值,全力打造全国性沉浸式红色教育品牌。游客不仅可以观看精彩的红色演出,还可以参与到一些简单的体验活动中,如学唱红色歌曲、模拟长征场景等,让游客更深入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深化交流合作,扩大景区党建影响
深化与甘肃会宁干部学院合作,将红色演艺融入干部培训,为干部培训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拓展与高校、党政代表团的合作,推动“红色剧场”走进兰州大学等院校,创新思政教育模式。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和实践活动,让高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同时,通过拍摄40余个短视频在多平台传播,有效提升了会师旧址及红色艺术团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让景区党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群体。此外,还积极与周边地区的红色景区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扩大了会宁会师旧址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中共会宁县委组织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