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国旗军旗,今日分外红。2025年9月3日,亿万人民再次瞩目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庆典在这里举行。步伐铿锵、铁甲风驰、战鹰翱翔……听,北京长安街上传来大地震颤的节奏,那是徒步方队踏出的铿锵脚步声,是受阅官兵发出的震天呐喊声,是军乐团奏响的嘹亮军乐声。这三种声音交织成一曲壮丽的强国强军交响乐,穿越时空,叩击每个中华儿女的心扉。
听,那铿锵有力的脚步声,踏出的是大国军队的自信与威严。当一个个方队以每分钟112步的标准步速通过天安门城楼,每一步都精准踩在节拍上,每一声回响都传递着非凡的意义。这脚步声背后,是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跨越。从“万国牌”武器装备到全域慑战的国产化装备体系,从单一军种到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这脚步声丈量出一支世界一流军队的成长历程,更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庄严宣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特殊时刻,它向世界宣告:我们已经从胜利走向了一个胜利,肯定会走到更大的胜利,我们要用正步走出中国自信,踢出我们的世界强音。
听,那掷地有声的呐喊声,吼出的是中国军人的忠诚与担当。“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受阅官兵发出的齐声呐喊,声气吞山河,响彻云霄。这呐喊声里,有人民军队对党的绝对忠诚,也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血性担当,还有全军将士对人民的深情告白。从边防海岛到雪域高原,从远洋护航到维和战场,中国军人用行动诠释着这呐喊声的分量。无论是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还是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人民子弟兵总是冲锋在前,用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当再次这些口号声回荡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令人不禁想起抗战时期先辈们的呐喊。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也正是九三阅兵最为动人的篇章之一,这些声音不仅是对抗战先烈的缅怀,也是对和平的珍视,更是对未来的自信宣言。
听,那激昂嘹亮军乐声,奏响的是民族复兴的足音和号角。由千余名官兵组成的联合军乐团奏响的《太行山上》、《保卫黄河》等抗战经典曲目,同时融入了体现强军风采的新创作品。这种跨越时空的音乐对话,既是缅怀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自由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先烈,也是对现代军队精神面貌的诠释。通过这些耳熟能详红色旋律,让我们再次感受“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教儿打东洋”的感人场面,感受“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的壮丽场景,穿越烽火硝烟的抗战岁月,感悟兴亡有责的爱国情怀。在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一天,这种历史感尤为强烈——只有铭记历史,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军乐声里更跃动着时代的脉搏,新时代的人民军队正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阔步前行,这激昂的旋律奏响的是强军兴军的前进号角,是民族复兴的壮丽乐章。它激励着全军官兵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而不懈奋斗。
阅兵场上的声音会渐渐远去,但它所传递的精神力量将长存人心。让我们铭记这声音中的历史启示,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让我们从这声音中汲取前进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让这种铿锵之声继续响彻云霄,激励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前进。(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巴拉素镇人民政府 常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