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通讯员 张涛)“同学们如果想游泳,哪些地方能去?哪些地方不能去?看到身边的小伙伴溺水了,要怎么施救?人救上来后,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7月3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走进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惠欣路分校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培训课。
暑假临近,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惠欣路分校开展暑假安全教育活动,小学生们在即墨区蓝天救援大队的指导下学习防溺水常识、演练急救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惠欣路分校,即墨区蓝天救援队队员向小学生讲解救生衣的穿戴方法
青岛市即墨区蓝天救援队员用闻之惊心的救援案例、客观新鲜的数据、真实的现场模拟动作以及好学好记的顺口溜,告诉学生们要自觉远离沟河塘等危险水域,遇到危险要学会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合理施救,并现场教给学生们CPR紧急心肺复苏技能。
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惠欣路分校,即墨区蓝天救援队队员为学生讲解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这是一次溺水事故的打捞现场,溺水的人也是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在水库边玩一不小心掉了下去,让亲人十分悲痛。同学们,那我们平时该怎样来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呢?”"溺水者一旦停止呼吸,需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在模拟急救环节,即墨区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通过模拟假人,为大家详细展示了如何判断心脏骤停、呼吸停止,如何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实用的防溺水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们预防溺水的能力,并在心中筑牢了安全防线。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天救援队的工作人员给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惠欣路分校小学生讲解救生衣的使用方法
作为有多次溺水事故打捞经验的救援人员,即墨区蓝天救援队员们对溺水事故的感受比一般人多得多。“一到夏天,特别是放暑假期间,八九岁的孩子最容易发生溺水事故。一是大人没时间全天监管,再就是孩子缺乏必要的救生技能和安全意识。所以很有必要用我们的经验现身说法,让孩子从小绷紧安全弦。”蓝天救援队队员姜仁彤说。
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惠欣路分校,即墨区蓝天救援队队员向学生讲解救生圈使用方法
在培训会现场,同学们积极热情地与蓝天救援队主讲老师互动,在鲜明生动的真实案例中了解到火灾、溺水等意外情况的预防与逃生方法。“学习完这堂课,以后我不随便玩火了,更不会到河边等有危险的地方玩耍,同时我也会提醒其他小伙伴,远离这些危险的地方。”三年级学生隋紫萱告诉记者。
即墨区蓝天救援队志愿者为的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惠欣路分校学生讲解心肺复苏技术
据了解,每年暑假,全国各地关于青少年儿童溺水身亡的事件时有发生,此次防溺水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旨在为孩子们暑期安全构建起防护墙、安全网,让学生牢固树立关注安全、保护自我的安全意识,做到时时刻刻注意安全,一举一动想到安全,同时增长学生应急科普自救互救的相关知识,营造良好的家庭、校园和社会安全环境。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天救援队志愿者青岛市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惠欣路分校指导小学生们学习防溺水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我们这次对这全校的学生主讲的就是关于防火与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宣传,通过这次宣传让学生们意识到火灾与溺水的危险性。”蓝天救援队队员姜仁彤对记者说,此外,他提醒道:“暑假马上就要到了,学生们一定不要到野外水域游泳、玩耍,确保自身生命安全,尽量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通过现场互动提问环节加深对防溺水知识的了解。三年纪学生刘奕辰说:“通过观看今天的演练,我学到了许多防溺水安全知识和救助方法。”
成立于2017年青岛市即墨区蓝天救援队,多年来,时刻秉持“人道、博爱、奉献”的蓝天志愿精神,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各类应急救援慈善服务,具备完善的现场指挥体系和综合救援保障能力。
青岛市即墨区蓝天救援队队积极开展“三进”活动,走进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应急救护、防溺水知识宣讲等应急知识宣讲培训,其中走进学校开展防溺水知识宣讲是队宣讲培训的重点工作,截止目前累计在即墨区开展进学校防溺水宣讲培训达200余次,服务师生受益人群达3万余人,2025年以来已走进17所中小学开展防溺水宣讲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游泳安全守则、意外溺水自救方法、他人溺水如何施救、预防溺水安全准则、主要溺水救援设备及物资使用、现场简易溺水救援设备制作等。被即墨区各中小学校亲切地誉为“学生们的暑假保护神。”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委宣传部‘4个100 优秀团队’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青岛市‘一三一四’工程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示范点”“青岛市应急救援志愿者救援队伍先进集体”“优秀志愿者服务团队”“优秀社会组织”“道德模范团队奖”“最佳志愿者服务项目”等荣誉称号。
特别声明:内容来源青岛市即墨区委宣传部,如需投稿请联系18853281577,感恩你的关注与分享!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