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区治理体系的不断深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能力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滕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响应时代号召,立足社区治理的实际需求,聚焦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向专业社工转型这一核心命题,探索并实践了一系列创新培训路径。
一、坚持需求导向,做到精准施策
一是调研走访,深入摸排。课题组深入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广泛收集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在能力短板、培训意愿和知识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形成精准的培训需求画像。二是建库建档,夯实基础。针对社区工作者与志愿者群体,建立个人信息数据库,详实记录教育背景、服务经历等信息,为后续精准培训和职业发展提供扎实依据。三是分类分层,按需施训。根据参训人员的学历背景、工作年限、培训需求评估等差异,设计初级、中级、高级不同层次的培训课程,涵盖社会工作理论、实务技巧、心理辅导、危机干预等核心内容。
二、坚持模式创新,做到多元融合
一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联动。积极引进高校、专业社工机构师资力量,开设社会工作者能力续航、社会大课堂、专题培训,传递前沿理论和先进理念;同步组织学员赴先进地区实地学习,拓宽视野、借鉴经验,实现内外联动、双向提升。二是推动“线上”与“线下”融合。 充分利用“滕州社会工作”视频号开设线上课程,提供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同时结合线下集中培训、课题攻坚、导师帮带制等形式, 聘请“和谐使者”担任导师,对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和指导,强化互动和实操。三是强化“岗位练兵”与“技能竞赛”并进。将培训成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实施“繁星成长计划”“社区干部成长营”等项目;举办首届社区工作者职业技能大赛,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以赛促学,以赛促能,提升学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机制保障,做到持续发展
一是完善培训激励机制。对完成培训且表现优秀的学员,优先推荐参与攻坚项目、晋升岗位,并将培训经历和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评估体系,增强培训实效与职业发展的关联性。二是构建专业发展平台。鼓励参训学员考取社工师职业资格证书,提升专业化水平; 依托“枣成才人才库”建立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库,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提供持续学习、交流互助的平台。三是促进跨领域协同协作。推动社区工作者与志愿者开展知识共享和技能互助,强化团队协作与经验交流,形成协同效应,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整体能力。
通过系列培训实践,滕州市有效提升了社区工作者与志愿者的专业能力,逐步形成了“党建引领、分层施训、实践驱动、机制保障”的创新路径,一批社区工作者已成长为专业扎实、服务高效的骨干力量,一批志愿者也逐渐转变为能独立承接社会服务项目的专业社工,社区治理效能显著增强,居民满意率持续上升。实践表明,推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走向专业化,不仅是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的关键突破口。(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SLX202402 作者:山东滕州市委社会工作部 肖桂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