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驻遂川县龙口村第一书记苏长安在村委三楼会议室开展“传承节气智慧·探索健康密码”系列第七场科普讲座。本次讲座以“立冬时节话养生,防病治病保健康——农村冬季常见病防治与中医调理”为主题,吸引了众多村干部和村民参与。

讲座紧扣“阴盛阳衰”的立冬气候特征与农村生产生活场景,构建了 “养生+防病”双重知识体系。
在养生方面,苏长安以“补肾藏精、温阳防寒”为核心,为村民提供了贴合农村实际的方案:起居上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建议村民每晚10点前入睡、清晨7点后起床,避开低温刺激;保暖重点防护“头、颈、背、脚”,契合农村户外劳作需求。饮食上,讲座推荐了牛肉、羊肉等本地易得的温补食材,搭配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补肾,同时提醒“少食多餐”以减轻老年人肠胃负担。
防病环节直击四类农村高发病:心脑血管疾病需关注老人及“三高”群体的保暖与情绪管理;呼吸系统疾病强调运动、蔬果摄入与口罩防护的组合策略;针对皮肤干燥建议沐浴水温控制在37-40℃;关节疼痛则推荐护膝防护。这些建议极具实操性,便于村民理解和运用

本次讲座延续前期讲座“节气文化+现代健康”的创新路径,深挖“天人合一”理念的当代价值。从春分至立冬,工作队通过七场活动将节气智慧转化为健康管理工具,既打破“健康靠运气”的农村传统认知,又以通俗讲解让村民理解“顺时养生”的科学逻辑。这种模式精准回应农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迫切需求,如通过控盐控油、规律作息等建议,助力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率。
依托南大二附院专业优势,未来,驻村工作队将结合节气时序持续开展节气健康科普活动,推动健康服务从“知识普及”向“能力提升”深化,帮助村民建立自我健康管理意识。这种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健康服务能力的做法,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为健康乡村建设注入内生动力,用可持续的健康帮扶模式筑牢乡村振兴的民生根基。(苏长安 万安安 蔡继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