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新闻

山丹:“一徒四师”让选调生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雨水冲刷着山丹县陈户镇寺沟村的田埂,村上任职的选调生刘婉婷深一脚浅一脚跟在村书记身后,笔记本上溅满泥点,面对农产品滞销难题,这位经济学高材生眉头紧锁。“小刘,脚下踩实,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熟悉的声音传来——她的帮带导师、镇党委书记李忠义踩着泥水跟了上来。此刻,山丹县推行的“一徒四师”选调生导师帮带机制正在田间地头悄然发力。四重引路照亮成长盲区专业术语讲不通、群众工作摸不着门道,是选调生初入基层的

山丹:“选育管用”一体发力助力选调生成长成才

近年来,山丹县坚持把选调生培养管理作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和储备优秀年轻干部的重点工作,持续在选拔、培育、管理、使用四个环节持续发力,助力选调生在基层成长成才。以“选”蓄源,招引并行保质量、优结构。精准施策扩来源。将选调生录用储备纳入全县引才计划,会同教育、卫健、发改等部门组成招才小分队赴兰州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等省内外“双一流”高校开展引才宣介、选调生双向选择见面会15场次,主动宣传住房、医疗、配偶就

夜游响堂山,邂逅一场穿越千年的浪漫

当夏日的余晖渐渐隐去,夜幕如一块神秘的面纱缓缓落下,响堂山从白日的庄重肃穆,摇身一变,成了一处梦幻与历史交织的夜游胜地。热辣滚烫的夏天,还有什么比夜游响堂山更惬意的事呢?它就像一位深藏不露的智者,在夜色中静静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治愈着夏日里的疲惫与慵懒。我怀揣着对响堂山的憧憬,踏入这片被夜色笼罩的神秘之地,开启一场与历史和自然的对话。刚走进景区,佛手托莲的喷泉便映入眼帘,在灯光的映照下,水花如

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找到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我们要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

赴群山耕文化扶贫沃土 凝众智绘乡村振兴蓝图

导语:夏木阴阴正可人,青年躬身沃土间。2025年7月1日至7月15日,浙江大学赴金华武义“文化之光”实践团队一行抵达武义县新宅镇中心小学,携手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师范学院“绿荫壮苗”支教团队开展为期15天的乡村夏令营实践活动,为当地的孩子打开了求知的窗口,并深入调研婺剧文化遗产、后陈村治理经验、产业人才培育等议题,探索乡村振兴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径,把“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理想追求落实在讲台上的一字一

人才‘雁阵’领航 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文化

近年来,辉南县紧扣乡村文化振兴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脉搏,积极探索党建与人才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的有效路径,为乡村文旅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让乡土文化“活”起来、文旅产业“火”起来。深耕多元领域,壮大人才“雁阵”。一批来自乡村的舞蹈队、摄影团、非遗传承人队伍正悄然崛起。目前,全县140支村级文化队伍吸纳成员超千人,覆盖舞蹈、摄影、传统手工艺等多个领域。通过广泛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村民从

村章乡管=越俎代庖

近日,半月谈记者在河南某县调研时,发现一件怪事:民政部早在2017年叫停的“村章乡管”,竟在当地出现新变种“铁箱锁章”。一些乡镇竟把下辖全部村委会的公章锁进铁箱,村民盖章,需先经层层审批,再找乡镇干部拿钥匙开锁。“公章”二字,分量几何?一枚小小的印章,承载的是党组织的权威与信任。但是据记者所述,村民想盖个村委会公章,却要跑到乡里,骑电动车来回折腾一个小时。这种“村章乡管”的做法,7年前就被新华社曝

锚定振兴坐标 绘就三家乡发展新图景

2025年,站在“十四五”规划决战决胜与“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的历史交汇点,辽宁建平县三家蒙古族乡(以下简称“三家乡”)以奋进之姿踏浪前行。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乡高举党的创新理论伟大旗帜,将上级决策部署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凝聚干群合力。从思想引领到项目建设,从农业根基到民生改善,各项工作既稳扎稳打又亮点频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质效并举”的良好

朝阳县东大道乡:聚力攻坚启新程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锚定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收官目标,辽宁朝阳县东大道乡在县委、县政府与乡党委政府的统筹引领下,以"一盘棋"思维凝聚全乡合力,以"钉钉子"精神抓实重点任务。从项目建设的铿锵推进到民生福祉的持续升温,从社会治理的精细深耕到作风建设的固本培元,东大道乡正以实干为笔,在1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东大道力量"。项目为基强引擎 产业升级蓄动能产业兴则乡村兴,项目

菌香漫沃野 产业兴乡村 ——辽宁北票市黑城子镇花菇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纪实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在辽宁北票市黑城子镇的田野间,一簇簇饱满厚实的花菇正从菌棒中探出头来,不仅撑起了农户的"钱袋子",更串起了一条从田间到市场的全产业链。花菇作为香菇中的珍品,以独特口感、丰富营养和广泛市场应用稳居食用菌产业重要地位;如今随着大众健康意识提升与高品质食材需求增长,其产业规模持续扩容。深入剖析花菇产业的经济效益,既是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的关键,更是撬动农民增收、推动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